今天,跟大家分享的觀念是現金流象限
是清崎老爹在富爸爸系列叢書反覆強調的概念
首先我們先看這個象限圖:
裡面四個元素分別是
E(雇員):是透過勞動來換取工資收入的人,90%的人都有這個經驗..
S(自由工作者):可以通稱為自營商,隨著財富增加,工作量也越大,通常為 律師/醫生/補習班老師/會計師 等
B(企業主):擁有一個自動運轉的系統,帶來龐大的現金流,有錢又有閒,5%的人達到這個境界
I(投資者):透過技術分析,或者獨到的投資眼光,在各個投資專案,如 股票/基金/房地產等中獲利的人
基本上,這四個象限的人分別過著不同的生活
可以發現說為什麼90%的人都會是E呢?
因為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 " 上學,考高分,然後你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"
但這是事實嗎? 在我了解清崎提出的觀點後,我以前接受的思想開始動搖
今天你只會照著大家設定的模式走,你只會走到跟大家一樣的結果
為什麼 B (企業主) 會只有5 %?
因為這些所需要的知識,從小到大沒有人會去教你
在接觸了恩師吳大哥後(容我繼續把他藏起來~總有一天我會讓他露面XD)
我了解到,今天你可以選擇你的人生是什麼樣子
很多社會既有的模式他不是本來就存在,甚至是絕對正確
很多都是從你父母親,上至祖父母,上至祖祖父母,這樣的思想一脈傳承...
但這個思想並非這個世界唯一的答案
很多人對食衣住行都很有想法
但為什麼對自己所受的教育從來沒太大的質疑...?
成為一個 E 或者專家,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嗎?
而清崎的富爸爸給了他一個不同的答案:上學,畢業,開瓣企業,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
這裡絕對沒有說E還是B的好壞
只是提供另一種道路,讓大家思索,真的是有另一個你未知的世界存在
E跟S的特點就是努力工作,永遠追求金錢,為錢工作
B跟I的特點就是建立系統,讓錢追著自己跑,讓錢為自己工作
很神奇的,就像我們追求心儀的對象
你越想要,你越得不到
你越散發自身吸引力,對方反而手到擒來
同樣的,金錢也是有這個特性,他會聚集到懂得使用他的人身邊
當然,今天不是說你只能一次待一個象限
你有可能同時待在很多象限
舉個例子:
比方說你今天是個醫生
> 你在一家大型醫院就職 (E)
> 你開瓣一個診所雇請醫療團隊 (B)
> 你將金錢轉投資,房地產等 (I)
你也可以同時是E B I 象限的人
所以我想提倡的是
除了你本身的工作,你應該努力建置系統或者學習財務知識
慢慢的將收入結構轉換成被動收入,從ES跨到BI象限
這樣你才會真正的財務自由,不用成天為生活所困
" 一個人不必忙著決定想要做什麼工作,重要的是清楚選擇一份工作後究竟想使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"
記住,你如何使用你的閒暇時間跟有限的金錢資源
將會決定你的未來!
現在這場創富遊戲開始了
趕快Login吧 ~!!!
(歡迎分享轉貼,但請註明出處,Max感激不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