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天從好友那邊看到一則激勵影片

由Simon Sinek 演講,內容有關為何人們願意和你打交道,做生意

因為內容相當棒,想分享給大家,他演講的一些內容和我之前如果你眼中只有錢,事業不會做大這篇文章某些地方不謀而合

當然Sinek講得更為深入,我只能算小菜一碟(笑)

所以想把更完整的資訊分享給大家,希望大家有所啟發,廢話不多說... 先給大家看這部影片吧~


 

首先先從一句話破題吧~ " 人們不會買你做什麼,人們買你為什麼 "


為什麼蘋果電腦只是一家電腦公司,人們卻瘋狂搶購他們的商品? 很多電腦公司都有能力做出他們的商品...

為什麼是馬丁路德金恩領導黑人民權運動? 當時他不是最厲害的演說家,也不是只有他受害...

為什麼是華特兄弟創造出飛機? 當時他們並不是最有資金跟技術的團隊...

他們到底是哪一點與眾不同?

而這也是Sinek 長期研究的領域... 今天一些人成功了,但為什麼 " 不是你 "?

其實上述那些例子,不管是現在成功的領袖,個人,或是企業,都遵循一套思考,語言,行動邏輯

而Sinek 則把他系統化的解讀出一套理論

就是黃金圈

他很簡單,僅僅只是一個想法,但這個想法會引導你走向不同的結果


什麼是黃金圈呢?

他有三個圈

最外層叫做 what : 所有人都百分百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,比方說我是做麵包,我是做網路等,如果這一層不知道那就恐怖了...

中間那圈是 how : 有一些人知道如何去做,好比獨特的賣點,不同的產品屬性,更好的改良等,很多還不錯的廠商屬於這塊

最裡面是 why : 只有為數甚少的人知道為什麼而做,你的出發點是什麼? 你的信念是什麼? 創造利潤只是一種結果,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地,就像三個傻瓜中的藍丘說:當你追求卓越,財富自然隨之而來

多數取得最大成功的人事物,都是由 why--->what,內而外去發展

相信大家還是很模糊

我們以APPLE為例

如果今天他是由what--->why,外而內會變成什麼樣子?

1. 我們製造最好的電腦

2. 我們有不同的介面,美麗的畫面,好的處理系統

...

接下來期待某種行為,就是你會購買吧?

很可惜,多數人不會因為這樣而購買,因為多數做生意的人都是這樣子做

每個人都說自己的產品好,誰知道你的好真的是最好?

OK,那APPLE 到底怎麼賣的?


他們是why--->what,看看差了多少

1. 今天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,我們挑戰現狀,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

2. 我們挑戰現狀,讓產品有了美好的設計,有更友善的使用者系統

3. 我們只是恰巧做出了這樣的產品

如何? 感受到不一樣了嗎?

至於結果... 我想不言可喻,光是筆者就想要一台iphone4S,我想大家或許也正一邊玩哀鳳一邊看我的文章(笑)


人們不會因為你做什麼而買,會因為相信你的信念而和你做生意

反過來說,我們的目標不是找到那些需要你的產品的人(其次),最重要的是和相信" 你所相信的事 '' 的人做生意

而這並不是嘴砲... 在生物學理上是有密切相關的(影片中段有詳細解說,在此不多做贅述)

總之,決定我們的購買行為(其他行為),並不是由大腦皮層指揮(掌管what部分,理性分析資訊)

而是

" 大腦邊緣(掌管how / why 部分) " 他控制我們的感情,我們所相信及所信任的,進而驅動行為
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... 

比方說我們去買一件衣服,如果推銷員跟你說衣服多好有多好,講了一堆其實你並不會購買

因為這些只是理性資訊的輸入,並不會驅動購買行為

反之,如果推銷員不講一堆屁話,讓你先試穿,自己看

你就會開始在鏡子中想像自己穿這件衣服的樣子,會是什麼感覺?可不可愛? 帥不帥氣?等

你會漸漸相信並且信任這件衣服的價值

最後結果呢?

根本不用推銷員多說什麼...  你自己就會掏腰包行動!!!!(甚至有時根本不知道為何而買,只因為感覺不錯)

這就是大腦邊緣,感情驅使行為的應用


所以不管你想做什麼生意,或者推廣你的信念

你應該遵循的是由內而外,從why 到 what ,讓別人先相信你,信任你

當他們願意相信你所相信的

他們自然願意追隨你,跟你做生意


如果你是一家企業主

雇用相信你的人,他們會用汗水跟勞力為你工作一輩子

反之,雇用只能做事的人,他們只會為了你的錢做事


如果你想找到幸福的另一半

尋找相信你的人,你們會互相扶持度過人生的每一個困難

反之,尋找為了愛情而愛情的人,也許只是為了....(大家可以自己放上)


影片中華特兄弟當初沒有最好的團隊跟資金,只相信這個事情將會改變世界的軌道

因此有一群相信他們理念的人和他們一起打拼

當時有一位跟他們競爭的對手,Langley,目標只是第一,想要發明飛機致富

結果是吸引一堆為了錢的人為他們工作,後來他們沒成為第一,沒有致富,Langley也辭職了

再度證明,你的出發點是什麼有多重要

吸引相信你所相信的人更為重要


影片後段提到的創意散播理論也相當不錯(但礙於篇幅讓大家自己細細品嚐吧~)

用最後金恩博士的例子做個結尾吧

那時候他不是到處宣傳美國需要改變... 他宣傳 " 他所相信 " 的美國

他的演講主題不是 " 我有一個計劃 " 而是 " 我有一個夢想 "

結果當天演講有25萬人參與,並不是因為金恩博士好帥,而是因為這些人相信他所相信的美國前來


從 why 開始的人

總是有那種能力來啟發他周遭的人,或者那些啟發他們的人

進而吸引到相信他們理念為他們奮鬥一輩子的人



 

Steve Jobs 離開我們了

但他的精神跟信念仍然在APPLE 繼續發酵,APPLE熱潮似乎不減...

理念可以傳承,其創造的價值可以永遠的影響世人

如果今天Jobs 為了金錢,我想不會有今天的APPLE帝國

 

決定好自己的格局了嗎?

從哪裡開始,你自己決定!

 

 (歡迎分享轉貼,但請註明出處,Max感激不盡)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Simon Sinek APPLE 賈伯斯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